精神上的富足
发布时间:
2023-10-17
来源:
高阳工区 王珊
“姐姐,下次咱们还去**游泳哈,又不花钱……”,一次游完泳回来女儿和她姐姐说道,现在电子支付盛行,孩子们接触实物人民币的机会很少,孩子们对金钱的认识很模糊,同时提前办理好的会员卡更让孩子产生“不要钱”的错觉。每次带女儿逛街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女儿总是禁不住诱惑要买买买,随着年龄的长大,她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多,购买的欲望也越来越频繁。我的父母生活中是很节俭的人,他们一直本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态度生活,从小被父母教育要节约,不乱花钱。受父母影响我怕自己的孩子养成花钱不大手大脚的习惯,准备“穷养孩子”,我采取了哭穷式教育,面对孩子的需求时,经常会在孩子面前说“妈妈没钱了”、“等下次有钱了妈妈给你买”……孩子花钱的频次下降了,我的内心不禁沾沾自喜,直到看到一个词“心穷”,才意识到自己的哭穷式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心穷,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极度匮乏,是思想上满足感的缺失。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贫穷不是金钱价值,而是一种稀缺状态,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穷的人,到底缺的是什么?表面上却金钱,本质上却野心,骨子里缺勇气,缺动力,心穷的人没有勇气改变自己,没有能力争取更好地生活,更别提成就任何大事了。
世界上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是心穷,在家庭里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父母哭穷。父母哭穷本意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但容易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穷人思维”,精神上穷养孩子,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卑、无助和匮乏感,让孩子陷入心穷的苦循环,内心贫乏,缺少对生活的热情和满足感。
真正的穷养孩子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正确看待物质需求,不过度物质主义,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可有可无、可买可不买,以后无论生活如何,都穷不啜其志,富不贪其乐。慢慢养成正确的消费观,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