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思考
发布时间:
2023-10-27
来源:
高阳工区 崔文静
在2023年“卓越精益”工作推进中,公司提出了全面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工作目标,结合工作要求,公司各单位都进行了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谋划和推进。相对于以往精益案例、改善课题以及流程优化等改善活动载体的形式和内容,今年的全过程管理改善形式更为宽泛和全面,改善的深度也在逐步加深。
我在7月份调入高阳工区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也随之有了调整,而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开始负责工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以前没有太多的安全管理经验,最开始的工作是手忙脚乱的,拼命的学习安全规范,茫然的到施工现场去监督检查,因为学习没有那么快的立竿见影,所以起初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忙碌的,但是也是无规律和缺少头绪的,并没有看到想要的成效。
在我最觉得茫然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全过程管理这一精益管理理念,如果把这一工作理念与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是不是会有变化呢?确定这一个方向后我就着手开始从安全问题的检查和整改开始进行全过程管理改善。
工区每周都会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于查出的安全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会以现场整改或限时整改等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会解决一些问题,也会消除检查到的隐患,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机制,在这个管理过程中缺少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整体安全工作情况的评价,没有起到警示教育和经验借鉴作用。找出其中的问题后,改善的方向立即就清晰起来,变得可操作。
首先针对安全监督检查工区建立了问题清单,对于查找到的问题按照隐患类型、具体形式、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整改责任人进行分类登记,同时指定工区安全员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然后每周固定时间对问题发现情况、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隐患进行分析通报,这样不仅完善规范了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并且通过过程专人跟进落实情况提升了隐患整改质量。而重要的是每周的安全分析通报,在起到警示学习作用的同时,还做到了经验共享,有效降低了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频次。
在对安全问题的检查和整改进行全过程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强化过程的监管,工区结合养护项目多、管理责任多的业务特性组织开展了全员的安全监督活动,通过绩效考核、内部奖惩等管理手段激发工区全员参与安全监督和协助整改的积极性,并结合交投集团的《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管理指南》进行规范化学习,这样从源头提升了工区全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使得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和持续监督的过程中成为了查找隐患、消除隐患的“安全员”,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实现了全员参与,管理成效有了较好的提升。
在这个安全管理提升的过程中,从源头的管理规范抓起,过程中指定人员跟进,加入全员监督管理,定时对周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报共享,并针对突出问题持续改善,从精益管理的角度形成了PDCA的完整循环,也实现了全过程管理的提升和改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提到全过程管理,大家的感觉都是没有像鱼骨图、PDCA之类的精益工具那么易于理解,也不是像改善案例,流程优化那么直接的表达形式,给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但是我通过在安全提升中实践运用全过程管理理念,发现全过程管理其实是非常便于应用和操作的,每一项我们想要改善的工作只要从它的源头抓起,在过程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管控或改善措施,同时注重对工作的成效进行观测和评价,并根据结果评价持续改善,使工作不断改进,这样就可以使全过程管理与工作相融合,从而发挥更好的指导改进作用。
不管是我们学过的精益知识,掌握的精益改善工具还是到目前公司提出的全过程管理,可能形式不同,叫法不一,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改善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好,只要把握这一原则,立足本职岗位去做自己的工作,我们学精益、用精益的初衷和目的就已经达到。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