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人生大事》有感
- 分类:交投“奋进十年”专栏
- 作者:崔萌
- 来源:朝阳路站
- 发布时间:2022-12-12
- 访问量:0
站在死亡终点上,去回溯人生应该怎么过得更有意义、应该去珍惜什么。
——题记
终于把心心念念的《人生大事》看完了,一部电影,几度落泪。演绎的是故事情节,看到的是人生百态。在整部电影中,我好像失去了共情能力,几个宣传中比较容易感动的点都没有太关注,反而更多的,是对折射出的世间冷暖以及人性的思考,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爱人的能力,人性自私吗?
关于外婆
电影一开篇便是外婆的离世,儿女双全的外婆孤零零的死在床榻上,身边只有少不更事的外孙女一声声的喊着“外婆”。这种悲凉和心酸或许正是当下多数寡居老人的生活现状,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等到真的老了,才明白为人父母的心酸,我养你长大,然后孤独终老,静寂死亡。除了对孝道的丢失,还有一部分是生活的压力。我们也想承欢膝下,可是米珠薪桂,房价高昂,面对微薄的薪资,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小文在床上一遍又一遍的叫着“外婆”,仿佛让我看到多年前自己趴在父亲的灵柩上一遍又一遍的呼唤,那种绝望与悲凉终于使我泣不成声,临终未能相见,是我一生的伤痛!
外婆的葬礼更是悲凉,女儿不知所踪,儿子惧内,甚至都没有时间等待母亲停灵发丧,便要奔赴北京;儿媳妇眼里只有外婆手上那枚祖传的戒指!这便是所谓的尽孝吗?这种矛盾与纠纷并不是个例,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百善孝为先,到如今已经被弃如敝履了么?
再后来儿媳妇没有找到那枚祖传戒指,便如同泼妇般质疑三哥等人偷了戒指,那尖酸刻薄的嘴脸暴露无遗;现场围观的街坊邻居很多,却拿着手机录像的录像,拍照的拍照,没有一个人说句公道话,最后三哥两人为自证清白,大庭广众之下两个大男人脱的只剩内裤!我似乎可以感觉到三哥的愤怒与无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经崩溃至此,人性的自私与冷漠让人脊背生寒。这种把他人的痛苦当做笑料的“看客”,丢弃了人类最基本的羞耻心与同情心,究竟是人类文明的退化,还是物欲社会的衍生物?
关于三哥
电影的主角莫三妹是一个刑满释放的殡葬师,因童年不被爱、不受重视、被嫌弃、被抛弃……而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没有目标,没有希望。三哥身上有所有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共有的特性:想努力工作,却因不被认可而自暴自弃,找不到目标;想追求自身价值,却因别人的看法与否定裹足不前。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三哥就是后者。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小文,被一点点治愈,可是有多少人能有如此的幸运呢?关于教育,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的问题,爱与肯定远比成绩更重要。
三哥身上有着人类最基础却也最宝贵的东西——善良。于是他收留孤儿小文,耗费心力为她修复外婆的录音;他为了给情敌入殓,放下倔强去求了老爷子,高强度的工作了几个小时;在老爷子的病床旁,他得知了二哥的死因——“为了一个死人,折了一个活人”,他理解了父亲与二哥,对殡葬师有了新的认识;他体谅小文生母的难处,趁小文熟睡将其送还生母……他处处为别人,却从未将自己的情绪放在第一位,他虽然不是完人,但与之前的人们对比,更具“人味”。我们没必要追求完美,也无需苛责其他人的不完美,我们所需要拥有的是爱的能力。爱人与被爱,是人生中最好的治愈,拥抱和接纳才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除死无大事!”莫老爹在临终前用这句话安慰着儿女,而我也恰好被慰藉到。很多时候,我们迷失在求而不得的方寸之地,陷入自我否定,抑郁,焦躁的情绪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直到这一刻我才顿悟,除了死,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大事呢?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能重新开始!站在死亡的终点,回溯的,是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的人生!
OFFICIAL ACCOUNTS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